支气管哮喘患者发生Ⅰ型呼吸衰竭最主要的机制是 答案: B 支气管哮喘患者发生Ⅱ型呼吸衰竭最主要的机制是 答案: A 解析...
A.PaO₂为70mmHg,PaCO₂为45mmHg B.PaO₂为70mmHg,PaCO₂为40mmhg C.PaO₂为55mmHg,PaCO₂为50mmHg D.PaO₂为50mmHg,PaCO₂为40mmHg E.PaO₂为65mmHg,PaCO₂为40mmHg
符合Ⅰ型呼吸衰竭的动脉血气标准是 答案: D 符合Ⅱ型呼吸衰竭的动脉血气标准是 答案: C 解析:
最常并发Ⅱ型呼吸衰竭的疾病是
A、胸膜炎 B、肺结核 C、肺炎 D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E、特发性肺动脉高压 答案: D 解析:I型呼吸衰竭的发生与患者...
引起I型呼吸衰竭最常见的疾病是
A、慢性支气管炎 B、阻塞性肺气肿 C、气管异物 D、膈肌麻痹 E、ARDS 答案: E 解析:
下列疾病中,最常出现Ⅱ型呼吸衰竭的是
A、肺结核 B、硅肺 C、膈肌瘫痪 D、特发性肺纤维化 E、肺水肿 答案: C 解析:
女性,21岁,学生。不慎溺水后2小时出现呼吸困难急诊入院。查体, BP90/60mmHg,R40次/分,P120次/分。烦躁不安,唇发绀,双肺可闻及湿啰音,胸部X线片示双肺呈大片状浸润阴影。
为明确诊断,该患者首选的检查是 A、心电图 B、脑部CT C、血气分析 D、超声心动图 E、心肌损伤标志物 答案: C ...
男,51岁。重症肺炎患者,人院后次日病情加重,突发持续性呼吸急促,发绀,伴烦躁,呼吸频率38次/分,心率108次/分,律齐,两肺可闻及湿啰音。血气分析:pH7.34, PaO₂50mmHg,PaCO₂30mmHg。胸部X线片示两中下肺纹理增多,模糊,斑片状阴影,心胸比例正常。
最可能的诊断是 A、肺梗死 B、急性左心衰竭 C、自发性气胸 D、肺不张 E、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答案: E 为缓解患者...
男,40岁。1小时前游泳时溺水送来急诊。查体:P120次/分,R34次/分,BP90/60mmHg。神志尚清,烦躁不安,口唇发绀,两肺可闻及广泛湿啰音。动脉血气分析(FiO₂= 50%):pH7.52,PaCO₂30mmHg,PaO₂60mmHg。
该患者出现严重呼吸衰竭最主要的原因是 A、肺泡通气量下降 B、弥散功能障碍 C、通气/血流比例失调 D、肺内分流显著增加...
男,16岁。溺水,经急救后送来急诊。查体:P120次/分,R32次/分,BP95/65mmHg,神志清楚,口唇发绀,双肺可闻及湿啰音。面罩吸氧后氧饱和度监测显示为85%。该患者应立即采取的治疗措施是
A、静脉注射地塞米松 B、静脉注射毛花苷丙 C、无创通气 D、皮下注射吗啡 E、静脉注射呋塞米 答案: C 解析:
男,38岁。因车祸致骨盆、股骨骨折急诊手术。术后1天逐渐出现憋气,烦躁不安。经皮血氧饱和度(SpO₂)监测示:由98%逐渐下降至87%,经面罩给氧(5升/分)后,SpO₂增加至89%,但症状缓解不明显。查体:T37.3℃,P103次/分,R32次/分,BP90/80mmHg。意识清楚,口唇发绀,双肺呼吸音对称,双肺闻及少许湿啰音。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
A、气胸 B、肺血栓栓塞 C、腹腔内出血 D、急性左心衰竭 E、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答案: E 解析:
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,最有效的措施是
A、持续高浓度吸氧 B、应用呼气末正压通气 C、早期应用糖皮质激素 D、积极给予对症支持治疗 E、持续低浓度吸氧 答案:...
对鉴别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与心源性肺水肿最有价值的检查是
A、肺功能 B、超声心动图 C、动脉血气分析 D、胸部X线片 E、Swan-Ganz导管 答案: E 解析:
成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最常见的呼吸特点是
A、呼吸浅慢 B、呼吸浅快 C、呼吸深慢 D、呼吸深快 E、呼吸不规则 答案: D 解析:
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早期临床表现是
A、发绀 B、呼吸道分泌物增多 C、意识障碍 D、呼吸窘迫 E、体温高 答案: D 解析:
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最重要的诊断依据是
A、呼吸频率增加,每分钟大于28次 B、肺泡-动脉氧分压差[P₍ᴀ₋ₐ₎O₂]降低 C、氧合指数(PaO₂/FiO₂)≤...
女,34岁。因肺炎住院治疗,给予鼻导管吸氧(3L/min)。动脉血气分析pH7.46,PaCO₂30mmHg, PaO₂66mmHg,SaO₂95%。该患者的氧合指数为
A、200 B、300 C、320 D、240 E、280 答案: A 解析:
ARDS共同性病理变化有
A、气道阻塞 B、肺部感染 C、肺不张 D、急性心力衰竭 E、肺血管内皮和肺泡损害,肺间质水肿 答案: E 解析:
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最重要的临床特征是
A、双肺渗出性病变 B、呼吸困难和体位无关 C、呼吸频率显著增加 D、顽固性低氧血症 E、混合性呼吸困难 答案: D 解...
11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