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、SM+INH+PAS B、INH+RFP+EMB C、静脉注射莫西沙星 D、长期口服阿奇霉素 E、抗真菌治疗 答案:...
对初治结核病病例的短程化疗方案主要联用的药物是
A、INH+PZA+RFP B、SM+INH+PAS C、SM+PZA+EMB D、INH+SM+EMB E、PAS+E...
乙胺丁醇治疗结核病时联合用药的主要目的是
A、延长药物半衰期 B、促进药物进人细胞内 C、延缓耐药性产生 D、减少不良反应 E、扩大药物抗菌范围 答案: C 解析...
67岁。因右侧胸腔积液给予规律三联试验性抗结核治疗2个月,近2天出现视力异常。导致上述表现最可能的原因是
A、类赫氏反应 B、溶血尿毒综合征 C、乙胺丁醇不良反应 D、异烟肼不良反应 E、利福平不良反应 答案: C 解析:
女,28岁。发热、咳嗽2个月。胸部X线片示左上肺不规则斑片状阴影。给予抗结核治疗1月余。查体:T36.5℃。巩膜稍黄染,右肺未闻及千、湿啰音。WBC4.3×10/L,N0.55。肝功能检查示ALT、 AST正常,TBil40.6μmo/L,DBil17.8μmol/L。该患者目前应首先停用的药物是
A、利福平 B、异烟肼 C、吡嗪酰胺 D、乙胺丁醇 E、链霉素 答案: A 解析:
男,31岁。因低热、咳嗽,痰中带血1月余,诊断为左上肺结核,现正规抗结核治疗(2HRZB/4HR)已 4个月。近1周来纳差,肝功能检查示ALT较正常升高4倍。此时应采取的最佳措施是
A、加用护肝药 B、停抗结核药物 C、改用HE+链霉素 D、改用HE+对氨基水杨酸 E、改用HE+左氧氟沙星 答案: B...
可引起周围神经炎的药物是
A、利福平 B、异烟肼 C、阿昔洛韦 D、吡嗪酰胺 E、卡那霉素 答案: B 解析:
乙胺丁醇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
A、皮疹 B、药物热 C、胃肠道刺激 D、肾功能损害 E、球后视神经炎 答案: E 解析:
男,45岁。低热、干咳2周,经胸部X线片诊断为浸润性肺结核。既往有高血压史5年,痛风史3年,口服药物治疗。患者进行抗结核治疗时,应避免使用的药物是
A、异烟肼 B、利福平 C、乙胺丁醇 D、吡嗪酰胺 E、链霉素 答案: D 解析:
抗结核化疗时可引起高尿酸血症的药物是
A、INH B、RFP C、EMB D、PAS E、PZA 答案: E 解析:
抑制结核分枝杆菌DNA与细胞壁合成的抗结核药物是
A、异烟肼 B、利福平 C、吡嗪酰胺 D、乙胺丁醇 E、链霉素 答案: A 解析:
下列抗结核药中不属于杀菌药物的是
A、利福平 B、乙胺丁醇 C、异烟肼 D、链霉素 E、吡嗪酰胺 答案: B 解析:
仅对细胞外碱性环境中的结核分枝杆菌有杀菌作用的药物是
A、乙胺丁醇 B、利福平 C、异烟肼 D、吡嗪酰胺 E、链霉素 答案: E 解析:
男,18岁,学生。 咳嗽、发热1月余,多为干咳,下午3时发热,体温38.0℃,可自行退热,无咯血。发 病以来体重下降3kg。 胸部X线片:右肺门处可见密度增高的团块影,“青霉素”治疗半月未见好转。 查体:体温37.3℃,消瘦,双肺未闻及干,湿啰音。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
A、结节病 B、肺门淋巴结结核 C、右肺脓肿 D、肺部真菌感染 E、淋巴瘤 答案: B 解析:
女,32岁,工人。劳累后出现低热、干咳1个月,当地诊所为其静脉滴注“左氧氟沙星”1周后热退, 未继续治疗。此后常有间断干咳,痰中带血及关节痛。查体:体温37.3℃,消瘦,双肺未闻及干、湿啰音。胸部X线片示两上肺斑片状影。最可能的诊断是
A、肺炎支原体肺炎 B、肺结核 C、肺炎链球菌肺炎 D、真菌性肺炎 E、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 答案: B 解析:
女,24岁。近2个月来常四肢关节疼痛,伴皮肤结节、红斑。10天前发热(体温38℃),咳嗽,咳少量 痰。胸部X线片示右上肺斑片状影伴空洞形成。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
A、肺囊肿继发感染 B、肺脓肿 C、肺结核 D、支气管肺癌 E、细菌性肺炎 答案: C 解析:
A.反复发作性呼气性呼吸困难 B. 发热伴刺激性干咳 C.咳大量脓痰或反复咳血 D.咳嗽、午后低热、乏力、盗汗、消瘦 E、发热、咳嗽、肺部固定性细湿啰音
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主要临床表现是 答案: B 支气管哮喘的主要临床表现是 答案: A 肺结核的临床表现是 答案: D 解析...
女,32岁。咳嗽、间断咯血3周伴低熟、乏力、纳差、进行性消瘦。胸部X线片示右肺上叶虫蚀样空洞。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
A、浸润性肺结核 B、干酪性肺炎 C、肺脓肿 D、肺癌 E、支气管扩张 答案: B 解析:
115